现象不一定是真相,但从某种程度上讲,是本质的一些反映。 下半场还未开始,2020上半场即将进入尾声。此时此刻,各家品牌的营销对垒进入“中场时间”,国内现象级营销爆款如每个往年一样。在过去的180多天里,一个接一个,而且依旧精彩纷呈,品牌营销的风生水起展现了消费市场多元化的新面孔,同时也为营销人带来了更多颠覆性的思考。
从年初刷屏的《啥是佩奇》微电影,到星巴克猫爪杯的“意外”走红,再到优衣库×KAWS联名遭疯抢。在观察了2019年上半年500+的营销案例后,我们总结了一些洞察点,希望对你接下来的品牌战役有所启发:
观察1:从内容共创到价值共创,品牌营销的再一次升级
“日光之下,并无新事”,对于品牌做营销这事,消费者早已见怪不怪。从跨界联名寻求1+1>2的效果,到用内容共创引发用户互动传播,品牌方其实一直都在不断升级玩法以博得消费者的关注。
或许到现在也还有人没有意识到,在2020年的上半年里,品牌营销玩法已经再一次升级,那就是价值共创。
价值共创原本是21世纪初管理大师Prahalad et al 提出的企业/品牌未来的竞争,将依赖于一种新的价值创造方法——以个体为中心。
传统的价值创造观点认为,价值是由企业创造通过交换传递给大众消费者,消费者不是价值的创造者,而是价值的使用者或消费者,但随着环境的变化,消费者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,消费者不再是消极的购买/使用者,而己经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,由消费者与企业/品牌共同创造价值的理论,但直到今天,品牌运用起来的时间点似乎才刚刚合适。
案例:快手Campaign《在快手,看见每一种生活》
价值共创对品牌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,通过让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,帮助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、提升品牌价值等。这些构建了品牌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,消费者通过参与价值共创
可以获得成就感、荣誉感,通过整个价值共创的交互获得独特的体验。
观察2:撒娇卖萌、沙雕脑洞,品牌一直在努力贴近消费者找寻合适的表达方式
NIKE说00后不只是小学生,他们是新的大客户。这一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,将毋庸置疑。如今,网络时代文化多元,滋生了各种各样的亚文化,比如二次元的逆袭,电竞文化、音乐文化的流行,A站B站的崛起。
营销和品牌都想拉拢年轻用户,寻找“存在感”和“相关性”。
一代人的亚文化,也许就是下一代的主流文化。所以在2019年上半年的市场营销过程中,撒娇卖萌、开沙雕脑洞
都成为了品牌在努力贴近消费者找寻出路的不同选择。
案例:网易云音乐×三枪内衣
营销界的短篇之王“塞斯高汀”(Seth Godin)曾经就说过这样一句话:平庸是营销最大的敌人。到了2020年,越来越难以在社交媒体上吸引和留住受众的注意力了,但那些制定创意内容策略、挖掘与受众文化相关主题的品牌还是会胜出。
大众从未主动关心某个品牌(忠实追随者除外),他们只是想要接受教育、娱乐自己和受到激励。所以越早意识到这一点,并开始创造满足这些需求的内容,效果就越好。
相关阅读

成功的广告片制作要做到这几点
对于企业来说,广告片制作的成败是非常重要的。一个好的广告片可以帮助企业更快的把产品或者是品牌推向市场。那么,究竟一个成功的广告片制作需要做到哪些方面呢?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
短视频拍摄时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
虽然很多人会在制作短视频之前会去做一些了解,但拍摄的视频效果仍然不尽人意。最后拍摄的效果和预期相差甚远,因为只有短视频拍摄技巧是远远不够的。视频拍摄制作公司表示,在短视频拍摄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东西有很多。
